李讷到了老年时期,面貌越来越像她的父亲毛主席。有一次她去买车子,厂长不肯收她的钱,她会怎么做呢?她坚决要求付款,最终按照规定付了车款。
说起毛主席的女儿李讷,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泛黄的老照片。照片里的她眉宇间带着几分坚毅,眼神平和,仿佛还保留着父亲毛主席的影子。
年纪越来越大,这十几年来,她的模样越来越像毛主席。走在街上,如果不仔细看,还真有点像。
人们私下里议论,说李讷到了晚年,就连背影都带着一种熟悉的韵味。
毛泽东的后代,并非个个都占了便宜。
很多人对外面所说的红二代有很多偏见,总觉得他们从小就是衣食无忧,走到哪里都有人巴结。
很多人都不知道,李讷这一生其实并没有享受过什么特别的待遇。她的成长和生活一直都很低调,默默地经历了许多困难。特别是后来,家里条件变差,母亲江青进了监狱,父亲也早已不在,家里的大小事情都落在了她的肩上。
作为毛主席的女儿,她并没有选择高调出场,也没有把自己当成特殊人物,反而在北京的一个普通胡同里,过着平凡的日常生活。
街坊邻里提起李讷,都忍不住感叹:她好像不是“大人物”的后代,倒像个有点腼腆、沉静的老北京大妈。买菜时还会讨价还价,买肉也尽量精打细算,能省就省。
李讷出生于1940年的延安,毛主席对她非常疼爱。由于小时候身体不太好,毛主席教她认字,陪伴她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日子。成年后,她也努力经营自己的小家庭,但命运似乎并不总是眷顾她,几段感情都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。
自从妈妈出了意外,李讷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,再加上长期的劳累,她的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。到了晚年,她经常失眠,还患有肾病,四肢也感到无力。周围的人都劝她多休息。
这时,李讷显得特别坚强。熟悉她的人常说:“李讷这个人,虽然年纪大了,但内心依然坚韧。该经历的困难,一样也没躲过。”
话说,这件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,当时被称为“买车风波”。那个时候,北京的私家车并不像现在这么常见,大多数家庭还是骑自行车或者挤公交。李讷家的情况也差不多,家里人少,年纪也大了,想买辆车方便李讷和她丈夫王景清出门。
这件事其实很平常,但在买车子的时候却突然出现了一些小状况。
当时,北京的一家汽车厂的厂长听说毛主席的女儿要买车,就亲自带队来迎接。选车的时候,厂长特别热情,详细介绍每辆车的优点,还特意挑了一辆各方面都不错的国产车。可到了结账的时候,厂长突然态度坚决——“您是毛主席的女儿,这点心意,咱们厂怎么也不能收您的钱!”
面对这种情况,李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厂长的好意。她说得很直接:“买车就是买车,咱们不能混为一谈。做什么事都要讲规矩,该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,谁也不能例外。”
现场气氛有点儿尴尬。厂长一时没了主意,只能连连推辞。李讷最后没多说废话,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现金,直接交给财务,并且还开了正式发票。
李讷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。以前在北京买东西时,有售货员认出了她,经常主动给她打折,甚至送小礼物。“您是毛主席的女儿,大家都很敬重您!”有时候,邻居还会送她水果、点心和日用品,但她全都推辞了。实在推不掉,她第二天就会登门把东西送回去。
说到底,她对“特权”这两个字特别敏感。有人甚至猜测,她是不是有点儿“清高”?但了解她的人说,李讷其实没别的想法——“这就是家教。毛主席一辈子都讲规矩,我们家也不能坏了规矩。”
有一次,朋友开她玩笑说:“你是毛主席的女儿,这点小事你还这么认真?”李讷笑了笑回答:“我爸最担心的就是我们占他的光。做人不能贪图便宜。”
说起李讷,就不能不提她的丈夫王景清。这个男人的一生,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。他从儿童团员开始,当过八路军的卫生员,后来成为警卫毛主席的。抗美援朝战争中,他更是冲锋陷阵。转战西柏坡,他更是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。晚年和李讷结为夫妇,真是“患难与共”。
两个人过日子,非常节俭。不说开豪华车、住豪宅,就连日常饮食都很简单。老王负责买菜做饭,李讷则织毛衣、做缝补——他们的生活,就像大多数家庭那样朴素。
那年冬天,北京飘起了大雪。胡同地面结了厚厚的冰,李讷和王景清推着板车,买了好几百斤白菜回家准备腌酸菜。买肉的时候,李讷只买了很少一点,王景清劝她:“多买点肉,分几次吃。”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,但他们总能找到乐趣。
李讷这一生几乎没怎么享受过好日子。身体状况越来越差,经常去医院,特别是到了晚年,每次出门都需要人搀扶。
即使这样,她也很少在外露面,更不会接受采访。有时候,有记者或学者来找她,她总是客气地拒绝:“我说的话不重要,重要的是历史。”有一次,有人请她为新开张的餐馆题词,她认真地写了八个字: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”这八个字,充分体现了她的人生态度。
晚年重逢李讷,很多人感叹:她的神情、步伐,甚至面部轮廓,都越来越像毛主席。走在街上,有人悄悄拿出手机拍照,想留下“伟人之女”的形象。但李讷自己从不在意。她常说,“人活着,最重要的不是外表,而是心里有没有底线。”
2021年3月,李讷的伴侣王景清因健康问题离世,享年94岁。那天,在八宝山公墓的竹厅中,前来送行的老同事和老朋友们络绎不绝。有人提到,王景清的一生充满传奇,他曾是毛主席最信赖的警卫人员之一。而李讷,在陪伴丈夫度过人生的后半程之后,最终还是回到了一个人的生活。
李讷到了晚年经常一个人外出,去医院看病、去市场买菜或者只是简单地散步,她的步伐很快,脸上似乎总是带着不少忧虑。
股票配资知识网首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